金万泉:对联往事

笔名伤感散文2021-08-28 01:12:541

文/金万泉

 

 

 

每到春节时,家家都会挂上红彤彤的灯笼,燃放起鞭炮,贴上喜庆的春联。硕大的福字,映着乡亲们的欢喜和快乐……

岁月荏苒,一晃几十年过去了。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写对联的情景。那时,一过腊月二十六,村里都会出工分,备上文房四宝,组织会写毛笔字的“文人墨客”为乡亲们书写对联。记得在七十年代未的一年,我父亲说,咱大队上今天写对联来,你去供销社买两张红纸,给咱家把对联找人写上去。我买回纸后,父亲教我如何巧妙地裁纸,大门对联怎么叠纸,横幅,方斗,双扇门怎样,还有……把纸物尽其用裁好后,父亲把各类没有写的纸分门别类卷到一块,套上橡皮筋后,交到我手里。

我拿着纸张,来到了村大队队部,只见来写对联的是人来人往,男女老少都有,大队部的三间办公室里,每张桌子跟前都围着一堆等着写对联的人。最西边的一间大办公室里,是两位老师,北边桌子边坐着写对联的是教我们语文的温田老师,南边桌子边坐着写对联的是教我们数学的郭鸿银老师。只见他们右手握着毛笔,不时地在砚台上蘸满墨汁,尔后,笔法娴熟地在折叠好的红纸上为乡亲们书写着毛笔字。轮到给谁写,谁都会主动地当起“小工”,帮助展开纸,给砚台倒墨汁等。特别在写大街门口对联时,当老师每写完一个字,他都会把纸往上拉一下,等写完一付对联后,再用双手拉展红纸,如同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似的,小心翼翼放到地上或炕上,待墨迹晾干后,方才折叠起来卷上卷,套上橡皮筋或用绳捆好拿回家。

 

舞文弄墨的“先生”们,不仅为乡亲们书写了歌颂党,赞美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物,喜庆丰收的对联,还能因人而异,为其编写诙谐十分接地气的对联。记的最让人开心逗乐地是温田老师,为村民徐述满写的那付对联,徐述满人称拙号“五分板″,嘴唇很薄,伶牙俐齿见啥人会说啥话,人们对这种虚情假意之人嘴上不说心里也很反感,温田老师给他编了一副对联是“七分下线落五分,开卯不行用钉订″。匿笑他是“五分板”。还有郭鸿银老师给村民张礼写的对联也很逗笑,那一年,张礼身体不上,经常闹病,自然出不了工。肯定吃不上头等粮的。夏天时,生产队长梁远安排他当了一段时间的饲养员。郭老师给他写了两副对联,一副是“张礼今年五十三,拉上黄牛到草滩”。另一副是“张礼今年也不强,梁远给吃二等粮”。(注,梁远是我们七小队生产队长,自然掌管着吃粮等级的“生杀大权”)。二位老师编的对联还有好多好多。博得了乡亲们的好赞。好多年后还被传为佳话。

虽然写好对联了,等到贴对联时,我村还有两个不识字的老人,竞然把写在猪圈的横幅“肥猪满圈”贴在他居住的正房,闹出了笑话。

轮到该给我写对联,我让郭鸿银老师给写的,郭老师说,你应该学着写毛笔字,将来接我们的班,也为大伙书写对联。从那以后,我让父亲买了毛笔,砚台,找来字帖,有时间也学起了毛笔字。虽说㝍的不是什么正宗笔法,但对乡亲们来说,有个黑道道划上去就行。在那年月,每到过年,我在家也准备着文房四宝,为我家和邻居们写上几幅对联。

 

这几年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,对联也和其它事物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,街面上流行起印刷体对联代替了昔日的手写体对联,尤其是大红纸配上烫金熨银的字,还有印制的门神,备受乡亲们青睐。各家各户根据所需,买上几付对联贴上。在当今高效率的今天,确实省却了不少事。

春联不仅增加了乡村的节日气氛,歌颂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炽热心声。也培育了华夏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重视。

 

小儿癫痫最好的医院
国内癫痫病治疗哪家好
郑州癫痫病医院有哪些